面对首府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近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发出组建“青年突击队”的紧急通知。呼和浩特市中院闻令而动,先后有多位年轻干警踊跃报名,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经市中院党组批准,派出王宇飞、王玉龙两位同志“代队出征”。目前,他们已赶赴呼和浩特市疫情最重的新城区某村进行值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战疫故事!
10月中旬,呼和浩特市已近深秋,寒气袭来,许多市民都早已穿上了棉衣。在新城区某村的巷口卡点,王宇飞、王玉龙在这里坚守着,他们负责这一区域24小时的不间断值守。一顶帐篷、两床棉被、一箱方便面、一个小太阳取暖器,这几乎是两个人值守期间的“全部家当” ,而这顶帐篷则是他们这段时间以来集工作、生活于一体的唯一驻地。
“刚来的时候,负责村防控的同志给我们送来了搭帐篷的材料,突击队员们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动手把所有卡点的帐篷都搭建起来了。晚上的时候,还接上了电灯和电源,速度挺快的。有了电灯,我们就能更好值守了,遇到村民出门,我们也好劝返,而且还能用上‘小太阳’,这样,晚上冷的时候还可以暖暖手。”说起入驻卡点时的情况,王宇飞有点兴奋地说。
从入驻当天起,王宇飞和王玉龙就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及时了解他们“管片”的住户情况、街道分布等,不忙的时候两个人就商量怎么有效开展防疫工作。
由于村子都是平房,管控难度要较一般小区大一些,而且这里居住的老年人居多,习惯了平时走街串巷、相互聊天,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为了尽最大可能阻断疫情传播,王宇飞、王玉龙除了加强路口卡点的管控,还增加了村间小巷的巡查,见到出门的村民就及时劝返。由于疫情期间,一些居民的情绪非常急躁,有时对他们的态度也比较粗暴,他们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好劝返工作,从未与这里的居民发生实质性冲突。
“村子里的卫生情况和市区比要差一些,所以在巡街的时候,我们就拿着装满消毒液的喷壶边走边喷,这样巡街和消杀两项工作就能同时开展了。”王玉龙介绍着他们“摸索”出的新方法。
10月17日深夜,呼和浩特的气温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帐篷外,王宇飞还在值守着,冷到不行就搓搓手、跺跺脚,他说:“夜间值守也不能放松,我们两个人一小时一替,睡一会儿活动一会儿,工作完成了也不容易感冒。”
这里的工作环境艰苦,工作任务也十分艰巨困难。王宇飞和王玉龙却丝毫没有退缩,问及他们所思所想时,他们坚定地说:“想要岁月静好,就一定要有人负重前行!组织信任我们、人民需要我们,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在的地方!”
随着首府确诊人数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的逐日递减,我们也见证了千千万万奔波在防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的“青城战疫人”不懈努力的战果。王宇飞、王玉龙就是这“尖锋队”里的一员,他们也是我们青城法院的勇士!
让我们静待疫情散去,迎接他们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