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立案一庭:擦亮司法为民的窗口 做好涉诉群众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3-01-17 11:03:35 打印 字号: | |

在法院立案庭里能做什么?只是收发一下材料、分发一下案件,工作简单轻松?事实上,法院立案庭是群众表达诉求、解决矛盾纠纷、开展诉讼活动的第一站,也是人民法院掌握社情民意、服务涉诉群众的桥梁纽带。立案庭的干警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在司法为民方面都有哪些新举措?来呼和浩特市中院立案一庭寻找答案吧。

 

提供有温度的诉讼服务

在呼和浩特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挂在墙上的一幅案件办理流程示意图分外醒目,立案需要什么材料,要走哪些环节,上面都标得一清二楚。如果还有不懂的,热情的导诉员或法律志愿者会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务,引导当事人立案、帮助当事人做好打印诉状等辅助工作。

 

呼和浩特市中院立案一庭主要负责诉讼服务中心日常工作,包括诉讼费用的收取、诉讼费用减缓免交的办理;一审及二审立案前的调解;民事行政一审、再审、执行、执行异议、国家赔偿等全部类型案件的材料接收及立案。为了更加方便服务群众,市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还设置了便民服务站,配备有急救设备、法律书籍、轮椅、免费复印机等便民设施和便于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的电脑与高速扫描仪,可以在大厅咨询后现场制作补充材料,做到了一次办结,让当事人享受司法便捷服务的同时,真正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打造有力度的解纷体系

到法院解决纠纷一定要经历曲折的诉讼流程吗?其实还有多种渠道可供选择。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中院持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构建,把诉前调解作为重要抓手,指导全市各家基层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调对接窗口,成立了诉前调解工作室,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将送达地址确认、证据交换、诉前保全、司法鉴定等事项移至诉调阶段,把矛盾调解的网络延伸到街道、村庄,覆盖到各行各业,打造多元解纷新品牌,推动矛盾疏解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有效提升了审判质效。

 

目前,市中院已经逐步建立了符合呼和浩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多元解纷机制,对接“总对总”组织四家,包括全国总工会(呼和浩特市劳动争议诉调工作室)、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呼和浩特市价格认证监测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内蒙古证券期货业协会)。与此同时,还与市司法局联名发文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立律师绿色通道,推进律服平台的应用;与市公安局联合建立诉讼当事人户籍信息协查机制;与市市场监管局和市行政审批局联合发布企业诉讼文书送达地址和承诺相应实施意见;在诉讼服务窗口设立不动产查询通道。通过这些举措主动融入溯源治理大格局,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

 

 

开通有速度的绿色通道

 2022年,为进一步缩短涉企案件办理时间,市中院立案一庭在诉讼服务中心新开辟了“涉企业绿色通道窗口”,要求网上、线下立案当日申请、当日立案、当日分案、当日移交业务庭,压缩涉企案件立案耗时,对涉企纠纷案件首页加盖“绿色直通车案件”印章标识,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涉企案件单独标记“优先办理”,保证了涉企案件实现快立、快审、快执,降低了企业解纷成本,为优化营商环境加码提速。

 

此外,市中院立案一庭还实现了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办理,通过与通信服务商的深度合作,全市法院全部成立了集约电子送达中心,实现了第一时间向当事人推送电子诉讼文书。如当事人不同意电子推送,也可以及时采取邮寄的方式送达。同时,立案一庭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节约司法资源,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费一点心、少误一次工”。2022年,市中院实现了所有网上立案申请均在7日内完成了审核。


 

来源: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