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管办是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的简称,主要承担案件信息管理、审判质量评估、案件质量评查、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绩效考核、审判委员会事务管理、裁判文书上网管理以及重大敏感案(事)件的督办等九大审判管理职能,是院领导宏观管理与庭(局)长微观管理案件的枢纽和桥梁。近年来,市中院审管办立足审判管理“规范、保障、服务、促进”的职能定位,在上级法院和市中院党组指导下,聚焦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带领全市法院审判管理部门从理念入手抓体系性建设,从指标入手抓精细化管理,从问题入手抓服务型保障,为全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速增效贡献审管力量。今天,青法君就带你走进呼和浩特市院,一起认识一下审管办。
图丨市中院审管办合影
提供数据支撑的“分析员”
“今天结案率多少”“长期未结案件有没有”……审管办每天的工作从打开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开始,对立案、分案、审限管理、结案、卷宗归档等各节点监控管理,对审判活动中可能影响案件质效的预警,对即将超期的案件给法官提醒,做统计、写报表、定期进行审判质效态势分析,当好司法数据的“分析员”。每年度、半年、季度向院党组和审委会报告审判态势,定期召开审判态势调度会,通报全市两级法院结案情况、长期未结案件清理情况,分析研判当前审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量化各项审判执行指标,通过分析掌握审执动态精准发力,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至天,精确到人。具体来说,每次调度会光报告册,就多达200多页。密密麻麻的数据,都是审管办的干警们加班加点“熬”出来的。正如一位干警调侃:统计统到手发软,查案查到眼发干。
图丨开展司法统计工作
评估案件质量的“监督员”
如何提高案件的审判质量,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这是审管办每天都在琢磨的问题。为了当好案件质量“监督员”,审管办结合智慧法院建设,与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了青城法院案件智能评查系统V1.0。运用案件智能评查系统对案件信息、办案流程、庭审、文书、卷宗等多维度进行分析和检查,根据评查规则自动对案件进行有效比对和智能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根据评分规则,进行相应赋分,最后生成完整评查报告。对比原有人工评查模式,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案件智能评查系统极大程度上缩短了评查时间,评查案件由原来人工评查一个案件3小时缩短至如今的18分钟。
图丨开展审判管理培训
目前,依托案件智能评查系统,构建起了自查和各院之间交叉评查相结合的评查制度。2022年,审管办对317件案件的流程节点进行常规评查,对754件发改案件进行专项评查,并对转办的案件进行了案件质量重点评查,极大地提高了法院审判管理质效。
审执提质增效的“研究员”
图丨召开审判管理研判会议
按照最高院对审判管理“7+2”九大职能的要求,审管办既是审判执行的参谋助手,又是承上启下、连接三级法院以及各庭室的枢纽。市法院审管办主任韩韬在法院工作了22年,是一名资深法官。业务部门出身的她,对于审判管理有着更加清晰独到的认知。在她看来,审管办不仅是案件质效的管理部门,也是审判效率的“研究员”,需要通过分析指标数据,研判审判执行工作运行的整体态势,细化分析案件流程管理及审判效率,进一步推进审判质效的提升。
2022年,围绕审判质效提升的目标,审管办制定了《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民事审判繁简分流改革工作的方案》,拓宽简案范围,配齐配强简案团队,进一步构建“简繁案转换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案多人少、法官工作负荷大、审判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组织开展了“双超”清理行动和“秋风清积”专项行动,让全市法院的清积率从8.21%提升至的76.28%。
尝试改革创新的“探索员”
2023年,审管办将探索实施“12345”审判管理工作体系,推动审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这里审管办提出的“12345”审判管理工作体系,一是确立“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审判管理理念;二是要通过外部机制与内生动力双向发力进一步完善审判管理制度;三是以质量、效率、效果三条主线为抓手,精研指标任务,以周督促、月通报、季度分析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四是以司法统计、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委员会事务管理、智慧法院建设四条举措助力工作推陈出新;五是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流程管理、繁简分流、积案清理、案件评查五大重点工作,靶向发力促进质效实现稳步提升。为了让构想的“12345”审判管理工作体系全面落地落实,审管办全体干警必将全力以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高效的工作标准,为推动呼和浩特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