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4月26日上午,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诉源治理工作站”“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揭牌成立。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杨锐刚,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臻参加揭牌仪式,共同见证首府知识产权诉源治理工作站成立。
活动现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臻,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任卢娜共同签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
揭牌仪式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杨锐刚表示,“知识产权诉源治理工作站”与“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的成立,既是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工作的良好开端,更是双方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深化双方的合作联动,整合资源,搭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诉调对接机制,形成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合力,发挥实效,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新格局。
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臻在揭牌仪式上指出,此次“知识产权诉源治理工作站”和“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的设立是呼和浩特市法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又一重要举措,是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提升知识产权司法行政综合保护质效的又一具体行动,接下来,呼和浩特市法院和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在信息共享、业务研讨、技术支撑、理论宣传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合力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后,与会人员一起参观了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业务受理大厅、数据监测中心、快速维权部、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庭等,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双方就联系沟通、业务协助、工作站的有效运行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期待更深入的探讨学习和业务交流。
在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庭,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臻强调,我们要整合双方的优势和力量,畅通线上线下调解与诉讼对接渠道,从源头上化解知识产权矛盾纠纷、减少诉讼增量,实现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致力于建立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与内蒙古经济调解中心等多家专业调解机构以及呼和浩特市场监督局等多个行政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对于经评估符合立案条件、具备调解基础的案件委托(委派)专业调解机构先行诉前调解,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成率高达45%以上。今年2月,呼市中院率先试点,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调解资源库,与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紧密配合,成功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化解了一起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实现了在线“诉调对接+司法确认”1+1>2的效应。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两级法院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类案件的诉前、诉中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企业的沟通联络,在案件审判、诉源治理、职能延伸上多点发力,为企业创新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务实有效的司法服务,助力首府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